美国放开原油出口影响几何

点击:3898  添加时间:2015-12-29

 美国国内的原油出口不会影响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



  A 出口量短期内增长有限
  此前由于原油出口禁令的存在,美国现有50万桶/日的原油出口量90%以上出口到加拿大,主要是通过德克萨斯州Corpus Christi港口出口,种类是轻质致密油(LTO),产自Eagle Ford和Permian盆地。
  目前美湾的三个主要进出口港、休斯顿港和路易斯安那州的LOOP港以进口原油为主,出口能力有限,因此初期出口量增长或集中在出口设施相对完善的Corpus Christi港,预计2016年美国原油出口量可能达到80万100万桶/日。潜在的LTO国际买家主要是加工同品质轻质油为主的炼厂,包括欧洲、南美和部分亚洲炼厂,而受制于《琼斯法案》,美湾运至美东沿岸地区的运费要远高于国际运费,因此,美湾船运至美东沿岸依然不具备经济性,预计美东地区进口原油依存度仍在50%以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原油出口放开的同时,加拿大原油可以通过美湾再出口到国际市场,不过由于此前Keystone XL输油管道被奥巴马否决,因此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能力被管道运力限制在350万桶/日之内,即使现在可以通过美湾出口,但预计出口量也较为有限。
   B 放开原油出口对供需影响有限
  与伊朗原油出口解禁不同,美国国内的原油出口并不会影响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与原油进口国,原油消费量高达1900万桶/日,进口量为700万桶/日,出口量在50万桶/日,这也意味着在供需状况短期不变的前提下,美国增加原油出口的同时也将增加进口,原油净进口量维持在650万桶/日。
  由于此前页岩油革命带来的产量增长已经通过减少进口的方式传导至国际市场,因此,美国放开原油出口在短期内对全球原油供需格局影响非常有限。不过从炼厂的角度看,20082014年期间,出口禁令的存在使美湾和中西部炼厂享受到了很大的原油折扣,让美国炼厂相对它们的国际同行更具有成本优势。
  美湾和中西部炼厂的利润过去5年内远高于其他地区,较高的炼油利润也刺激了开工率的提升,5年间美国原油加工量增加近100万桶/日,也使美国成为了全球成品油的输出中心。2010年开始美国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成品油净出口量攀升至200万桶/日。但在出口禁令解除之后,美湾的基准油价有望与国际油价持平,炼厂成本优势消失,很难像以前一样获得超额利润。在本次综合拨款和税收优惠法案中也给了炼厂15亿美元的税收减免以抵消其部分损失,因此,出口禁令的解除将导致美国炼厂加工量有所下降,但随着全球其他地区炼厂开工率增加,全球总加工量以及成品油产出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C 出口将彻底解决炼厂油种适应性问题
  美国原油出口政策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原因在于其是解决美国轻质油结构性错配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从原油总量上看,美国仍旧是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存在近700万桶/日的消费缺口,但由于页岩油产出的主要是轻质原油和凝析油,而美国中西部以及美湾主要炼厂加工的原油品质主要是中质、重质含硫原油,因此存在油种适应性的问题,炼厂很难在不改造装置的前提下转而加工LTO。
  因此在出口禁令尚未解除之前,美国本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平衡轻重油错配的问题:炼厂提高开工率增加整体原油加工量;LTO挤出品质类似的进口轻质油,如西非、北海品级原油;炼厂将LTO与加拿大重质原油如WCS混兑成中质含硫原油进行掺炼加工,替代部分进口中质原油;LTO出口到加拿大,用于沥青稀释剂以及东部炼厂加工;炼厂进行轻度改造,增加闪蒸塔等轻质油处理装置;投产凝析油加工装置,如凝析油分馏塔(Condensate Splitter)或凝析油稳定塔(Condensate Stabilizer)等。
  从平衡后的效果来看,20092015年期间,美国原油增产近400万桶/日,超过90%都是LTO,其中有近170万桶/日的进口轻质原油(产自尼日利亚、安哥拉、北海)被LTO挤出美国市场。
  5年间,美国炼厂加工量增加了100万桶/日,此外,原油出口量增加50万桶/日,因此,LTO基本上通过上文所述的几种途径被消化,没有出现轻质油结构性过剩,美湾轻质油基准路易斯安那低硫原油(LLS)与重质油基准火星原油(Mars)价差基本维持在45美元/桶。
  假设美国页岩油没有减产而是产量持续增加,由于进口轻油替代已经完成,美国的炼化行业将不得不采用更加昂贵的手段增加LTO的消化能力,如炼厂改造等。
  不过,如今情况已经大不相同,美国原油产量自2015年4月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炼厂消化LTO的压力逐步缓解,美湾甚至开始重新进口轻质油。因此,与一年之前相比,放开原油出口的迫切性下降不少,在出口解禁之后,通过多进口中质、重质原油,出口轻质原油能够彻底解决油种加工适应性的问题,炼厂混炼加工的压力也会相应地减轻。
  D 出口放开进一步理顺美国原油与国际原油价差关系
  历史上,由于美国湾区和内陆都存在原油供应缺口,需要进口原油来满足,因此通常湾区原油基准大致等于布伦特油价+海运运费,中西部地区内陆原油定价是湾区原油基准+运费。在这样的价差影响下,美国原油流向呈现的是从湾区向内陆输送的格局。
  不过,随着页岩油产量的激增,中西部地区从短缺转变为过剩,导致出现内陆向湾区输送原油的贸易倾向,内陆原油的定价也从湾区原油基准+运费转变为湾区原油-运费,因此我们看到20102014年期间,美国本土原油价差关系出现大幅调整。
  20102014年期间,由于页岩油产量增长迅速以及外运能力缺乏,美国本土原油出现了大幅贴水的情况,其中页岩油主产区巴肯以及Permian盆地都曾因为产区外运能力缺乏,而导致相应的原油出现大幅贴水,其中巴肯原油在2012年对WTI的贴水达到15美元/桶,二叠盆地的原油WTI Midland也在2013年年初对WTI贴水超过14美元/桶。
  这两种原油的品质与WTI接近,造成贴水的原因在于产区管道外运能力赶不上当地增产速度,进而通过大幅折价的方式吸引货运、汽运、船运等高成本运力来消除运力瓶颈。不过2012年之后上线的一系列管道,如Pony Express、Flanagan South、Bridge Tex等大大缓解了产区原油的外运压力,加上目前各大页岩油主产区产量下降,运力不足导致的贴水基本上已经成为历史。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WTI对布伦特的贴水,20112012年,页岩油以及加拿大原油的增产导致大量原油通过Enbridge mainline流入库欣,但库欣缺乏南下到美湾的管道,这就导致该地出现严重胀库,对布伦特的贴水一度达到30美元/桶。不过随着2012年Seaway管道方向逆转,加上2014年年初Keystone Marketlink管道投产,库欣南下美湾的外运能力达到150万桶/日。
  不过库欣原油大量南下,也导致了湾区原油充裕。2013年年底,市场预期Keystone管道开通后,将有大量的原油从库欣转移到美湾,由于出口禁令的存在从而导致美湾轻油供应充裕,LLS在2013年年底对布伦特贴水一度达到14美元/桶。虽然2014年油价大跌后贴水有所收窄,但LLS对布伦特基本维持常态化贴水,即使出现升水但时间也相对短暂。不过,在12月18日出口禁令正式解除之后,LLS对布伦特再度出现升水。
  目前来看,20102014年期间导致美国本土原油大幅贴水的两大瓶颈外运能力不足和出口禁令都已经成为历史,美国与国际市场之间的现货套利机制将更加完善,美国原油与非美原油之间的价格联动关系将更加紧密。考虑到LLS与布伦特原油品质相近,均为轻质低硫原油,从实货套利的逻辑来看,北海原油进口到美湾运费大致在2.5美元/桶,因此LLS对布伦特升水不应该持续超过运费,否则美湾炼厂将转而采购北海原油而非LLS。
  对于欧洲炼厂来说情况也类似,LLS对布伦特贴水低于运费,炼厂将选择采购LLS,两者相互之间的替代关系决定了LLS与布伦特合理价差在2.5美元/桶(海运运费)以内,而如果库欣要维持对美湾输出原油的流向,其对LLS贴水必须超过4美元/桶的管输运费,因此WTI对布伦特的合理贴水在1.56.5美元/桶范围内,从这个角度看,目前WTI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
(文章来源:中证网)

关于我们|资讯动态|会员服务|法律声明|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公司地址:广东省普宁市普宁大道第44栋
版权所有(C)广东冠东石化产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

粤公网安备 44528102000166号

粤ICP备15068180号